首页

我爱美脚

时间:2025-05-23 01:19:55 作者:和总书记面对面|两个行当,一颗匠心 浏览量:52544

  中新网杭州8月27日电(奚金燕 徐可璐 王小乙)“不管春夏秋冬,我一有时间就喜欢到高速边坡上看看。过去这三十多年我一直在边看边学,但到现在边坡风险管控我仍觉得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年过五旬的马玉全一聊起高速边坡就打开话匣。对于他而言,是“热爱”和“责任”,支撑着这数十载的高速边坡“守护”之路。

马玉全在高速边坡勘察。浙江交通集团 供图

  马玉全是浙江交通集团所属浙江沪杭甬养护管理部的资深主任工程师。自1990年从路桥专业相关院校毕业后,他便加入交通管护行业,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和满腔热血奉献给了热爱的高速公路建设、管养工作,并迅速成长为单位的中坚力量。

  2011年底,在高速边坡管养改革的浪潮下,浙江沪杭甬边坡整治办公室成立。作为第一批骨干力量,马玉全被抽调至公司边坡办工作。一开始边坡办就7个人,没有系统的规章制度,没有规范的标准体系,在高速公路边坡管养领域几乎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如何在白纸上绘新图?“摆在面前的困难真是千头万绪,但幸好大家都很乐观开朗,很快便紧紧拧成了一股绳。”马玉全说道。

  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整理,2012年,在浙江交通集团统筹下,马玉全和同事先后参与汇编《边坡安全风险检查评价指引》《边坡巡检管理技术指南》《边坡防护工程常见病害检查及修复指南》。“有了这几个文件,我们根据风险评估,对所辖高速边坡进行了分类,对一些风险程度较高的重点养护。”马玉全表示,有了统一的标准体系,边坡整治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在风险防范方面也更有抓手。

  就这样,顶着诸多问题、困难,马玉全和边坡办的同事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初的识人、识路、识基础起,逐一开始攻破、补齐各类短板各项空白。为全面了解高速边坡情况,马玉全几乎爬完了浙江沪杭甬所辖几条高速的所有边坡,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边坡一养护方案”“人工巡检机制”“边坡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等众多“新兴名词”在浙江沪杭甬边坡管养工作中开始提出,并得到应用。

  在马玉全和同事们的齐心协力下,浙江沪杭甬边坡办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2012年,浙江沪杭甬所辖上三高速K270处边坡出现岩质裂缝,并存在多处岩土体全面坍塌的风险。马玉全带领边坡办同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凭借着对边坡情况的熟悉了解,和前期积累的各项工作经验,会同多方专家快速提出科学处治方案,仅仅用了20多天便完成灾害隐患处治,保障了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高速边坡治理如何研判风险是重点也是难点,考验着每一个从业人员。2016年5月,恰逢雨季,上三高速天台段有一处边坡开裂,沿线管理人员联系马玉全。还在边坡办工作的他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根据现场情况结合工作经验,马玉全判断该路段可能会出现坍塌情况,建议进行封道整治。果然两小时后,该边坡坍塌侵占车道,幸亏提前做好封道处理未出现伤亡情况。

马玉全巡检高速边坡。浙江交通集团 供图

  对于自己的工作,马玉全如数家珍:浙江沪杭甬现共有路堑和路堤边坡1370处,其中普通边坡815处,“三高”(高路堑、高路堤、高挡墙)边坡555处。目前Ⅰ类边坡1145处,Ⅱ类边坡216处,Ⅲ类边坡9处。“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固定好,让它们成为守护行车安全的坚固屏障。”他对待每一项边坡治理工作都如同雕琢艺术品一般,精益求精。无论是日常巡查、隐患排查,还是方案设计、施工监督,他都亲力亲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2024年6月24日,受黄山地区持续大暴雨天气影响,徽杭高速昱岭关段发生地质灾害事件,致杭州方向通行中断。作为该边坡应急指挥部方案技术组的核心成员之一,马玉全在一线驻扎一个多月,从勘察分析到制定方案,从现场指挥到技术指导,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头顶风雨、脚踏泥泞,老马用实际行动让“敬业”二字变得具象。

  一遍一遍穿梭、步检在发生地质灾害的高速边坡,一天不少于2次的现场步检、勘查,通过对边坡地质、测绘、钻探等各类资料的反复研究,马玉全及时提出多条针对性处治意见。“跟着马工总能学到很多东西。别看他瘦瘦小小的,但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他好像永远有一股勇往直前的韧劲,这让我们每个人都很佩服。”共同参与K124边坡整治专项行动的白东鑫说道。

  “只要高速有边坡,就永远存在风险。”为了更好地做好边坡管理工作,多年来,马玉全利用空余时间组织边坡同事一起探讨分享学习。由于边坡治理需要人工巡检,他多次组织线上学习,围绕边坡养护存在的问题、如何防范边坡安全风险、公路养护认知等工作常遇到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展开讨论。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三十多年风雨兼程路,人依然在路上。随着公司高速公路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边坡治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马玉全表示,他将继续秉承“工匠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技能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边坡治理虽小,但责任重大。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守护好交通大动脉的安全与畅通。”(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万千气象看中国】13条“龙”潇洒起舞 杭州桐庐红红火火闹元宵

据介绍,广州海事部门专门为重点民生物资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优先进出港、优先靠离泊、优先装卸货、优先办查验”,并利用“单一窗口”系统办理业务,实现进出口岸查验手续“网上办”,最大程度做到“零待泊、零等候”,有效提高了重点船舶在港周转效率,保证船舶进港“零待时”。

涉及买房、报销、电诈惩戒!12月新规这些细节与你有关

360数字安全集团网络安全专家 边亮:除了对IP地址的分析之外,我们对报告提到的恶意样本也进行了分析,该样本主要使用了无文件攻击,与传统的病毒木马不同,攻击载荷不需要写入磁盘,恶意代码在内存当中执行,重启和关机就会消失。样本的功能只是针对用户的文档进行加密、勒索索要赎金,所以我们认为这些样本和对应的IP地址都指向了勒索病毒犯罪团伙。

强化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在开幕式上表示,上海正着力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全力构建“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5”是指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

(杭州亚运会)男女4x100米接力双双夺冠 亚洲速度属于中国

——知识产权创造方面,2023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3%。核准注册商标438.3万件,认定地理标志产品13件,核准以地理标志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201件。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1万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642.8万件和249.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42.3%和36.0%。授予农业植物新品种权8385件、林草植物新品种权915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中国拥有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24个,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外眼看奥运 | 创境外最佳战绩!中国队在巴黎奥运会多个项目中创造历史

今天的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按下“快进键”。生态红线面积占到了全区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地级及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100%,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5%。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今年,西藏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海拔4300米的阿里地区,生态修复、绿色廊道建设各项工程加紧实施。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在高原河谷加快推进,今年计划绿化造林45万亩以上。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